专家观点
应对极端天气是未来农业发展的“必修课”
2022-09-12 23:20  浏览:188

入汛以来,持续暴雨、高温干旱等极端天气事件频发,为农业生产带来一定挑战,对农业抗灾减灾提出更高要求。目前,各地已多措并举克服灾害影响,秋粮丰收前景仍好。极端天气没有改变粮食生产稳定向好的基本面,但灾害多发重发,也提醒我们重视农业防灾减灾的“必修课”。正如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在当前“气候变化挑战突出”背景下,应“有效防范应对农业重大灾害”“强化农业农村、水利、气象灾害监测预警体系建设,增强极端天气应对能力”。极端天气多发频发原因是什么?给农业发展带来怎样的新挑战和新机遇?未来应怎样帮助农业从业者提升应对天气变化的能力?本期对话邀请于法稳、房世波、吴超三位专家,共同探讨中国农业气候现状与应对。

对话嘉宾

in no particular order

于法稳

中国社会科学院生态环境经济研究中心主任

房世波中国气象科学院研究员

吴超

娜萨科技总经理

主持人: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刘知宜

1

虽然有气象干旱、水文干旱,但不一定造成农业干旱。气象干旱发生后,如果能采取措施及时保障农作物的灌溉和土壤保水,就不会形成农业干旱

01

Q

主持人:今年南方高温干旱备受关注,具体给农业带来了怎样的影响?发生高温干旱等极端天气后,是否一定会影响到农业生产?

房世波:今年有高温和干旱两种灾害同时发生,并且持续时间较长,多年的灾害统计告诉我们,干旱造成的影响应该更大,而高温对农作物造成影响的时期主要是在水稻的开花期以及玉米的抽穗开花期。从往年的整个情况来看,干旱的成灾比例一直在农业气象灾害里面占第一位,而高温导致成灾所占比例很小,约为2%左右,甚至低于低温导致成灾所占的比例。干旱所造成的影响,对于一些缺少灌溉条件的区域,山区或者是丘陵区域,水库、河流的水位会下降明显,使得原本的灌溉条件受到影响,如果不采取干预措施,便会影响到作物的生长。

吴超:干旱可以分为气象干旱、农业干旱和水文干旱等多种。在某时段内蒸发量大于降水量而导致的水分收支不平衡现象称为气象干旱,通常以降水的短缺作为指标。水文干旱是由降水和地表水或地下水的不平衡造成的异常水分短缺现象。通常用某一时间内径流量、河流平均日流量、水位等数据小于某个数量作为水文干旱指标,或用地表径流与其他因子组合成多因子指标来分析水文干旱。农业干旱是由外界环境因素造成作物体内水分不平衡,水分缺乏影响作物正常生长发育,进而影响农业生产的现象。

气象干旱是其他干旱的基础,通常气象干旱持续一段时间后,才会形成水文干旱与农业干旱,后两者受到地表水和地下水供应的影响,其频率小于气象干旱。因此。虽然有气象干旱、水文干旱,但不一定造成农业干旱。气象干旱发生后,如果能采取措施及时保障农作物的灌溉和土壤保水,就不会形成农业干旱。

02

Q

主持人:近年来我国极端天气多发频发,主要有哪几方面的原因?

于法稳:极端天气频发最主要的原因是气候变化,突出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全球平均温度越来越高,二是气候变化率增加。在此背景之下,可能会出现极热、极冷天气。每年的降雨量也许不会有大的变化,但降雨的时间跨度变小了,集中在短期内降雨,导致大雨更大、小雨更小的天气情况发生。

气候变化的主要原因,可能是大跨度(地质年代)自然循环的必然结果。但从小的时间跨度来看,气候变化主要与人类活动有关系。特别是以化石能源利用为主的能源结构,导致二氧化碳排放量的增加,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越来越高,温室效应越来越明显。未来温度会越来越高,极端天气也会越来越多。为此,需要从根本上寻找解决方案。

吴超:气候变暖再次给人类敲响警钟。气候变暖加剧了大气环流异常,诱发更多极端气候事件发生。今年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和伊朗高压异常增强组合在北半球形成暖高压带,导致我国大范围、持续性高温热浪事件。今年赤道东太平洋拉尼娜事件加强促使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持续增强。未来通过进一步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并通过调整自然系统和人类系统逐步适应气候变化,是应对极端气候事件的策略。

03

Q

主持人:在我们的印象中,南方水资源更丰富、北方降水相对较少,今年汛期为何会出现“南旱北涝”?这是不是意味着今后“北旱南涝”的传统气候格局将发生改变?

于法稳:从水资源空间分布特点来看,南方水资源更丰富,长江以南地区水资源量占全国水资源量的80%以上,长江以北地区水资源量占全国水资源量的比例不足20%。

目前呈现出的“南旱北涝”特点,其根本原因是全球气候变化导致极端天气出现的结果,并不意味着今后“北旱南涝”的传统气候格局将发生改变。因为气候变化导致的极端天气出现的随机性更大了,高温少雨、洪涝灾害等气候灾害出现可能会成为一种常态,但出现在什么区域、什么时间出现等,可能具有更多的随机性。

房世波:因为我国南方的降水相对我国北方要丰富很多,所以给大众造成的感觉总是觉得南涝北旱。但是其实对于作物来说,北方的降水本来就少,所以北方多是以旱地作物为主,而南方因降水较多,都是以喜水作物为主,例如水稻。

而今年南方的降水量的确比多年平均降水少很多,所以给大家的感觉是南方今年干旱。不过,今年北方并没有洪涝或渍害,可以说是今年是南旱,但不能说北涝。

从气候的角度看,某年可能出现干旱或者涝的整体特征,历史上也出现过多次不同的旱涝年,所以,尽管全球气候变化导致高温等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出现的频次增加,这并不意味着出现某些区域一年或两年干旱或洪涝的情况,我们就可以说气候的格局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2

全球气温的增加导致农业的热量资源增加,这种热量资源的增加总体上对农作物生产是有益的,但是同时气候变暖导致极端高温频次的增加可能对作物生产构成威胁

01

Q

主持人:从一些现象中,我们能直观感受到农业气候资源在发生着改变。比如,中国降水量平均每10年就增加5.1毫米,呈现出一种“降雨带北扩”的趋势,西北地区“暖湿化”比较明显等。这种气候资源的变化给农业发展带来怎样的新机遇和新挑战?

吴超:气候变化的影响要看两面性,而且各个区域受的影响也有差异,西北地区日照资源充足,“暖湿化”有利于增加高寒地区的热量资源,同时有利于增加整个地区的水资源,对玉米、棉花、牧草和经济林果等生产一定程度上有利。但“暖湿化”也会对农业生产起到一定的负面作用,比如增加病虫害、高温热害和高温高湿等灾害,这是对农业发展的挑战。

房世波:的确,以变暖为主要特征的全球气候变化,导致农业气候资源发生了重要变化,其中最重要的一点,是全球气温的增加导致农业的热量资源增加,这种热量资源的增加总体上对农作物生产是有益的,但是同时也面临着高温风险的增加,气候变暖导致极端高温频次的增加可能对作物生产构成威胁。而从降水的观测数据来看,我国的降水变化趋势是:有的地方呈增加趋势,有的地方呈减少趋势,所以不能简单地说中国降水呈增加趋势。

02

Q

主持人:气候变化也导致中国极端气象灾害事件增多,灾害异常性和不可预见性越来越大,给农业防灾减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今后我们应该从哪些方面提升农业防灾减灾能力?

于法稳:提升农业防灾减灾能力,基于农业生产的视角来看,需要从如下几个方面着手:一是加强对极端气象条件适应性强的种子技术研发。积极开展适应极端气象条件,如耐高温、耐涝渍、耐低温等种质资源的保护与利用。

二是加强农业生产的田间管理。因地制宜采取农艺技术措施,如开展地膜栽培等抗旱技术研发推广;积极利用秸秆、杂草等进行覆盖、遮荫,减少土壤水分蒸发;采用适时、少量、多次追肥方法,补充作物养分,降低叶面蒸发量,增强作物的抗逆性和耐旱力。

三是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特别是完善农田水利设施体系,提升应对风险能力。四是合理规划农业生产布局。科学谋划气候变化带来的“种植带北移”问题,因地制宜、因气候制宜调整作物播期,充分利用气候变暖带来的额外热量资源,减轻气象灾害的影响,增强农业生产系统的高效性和稳定性。

应适时启动新一轮全国农业气候资源普查和农业气候区划工作,加强在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农业种植气候带北移等问题的研究。为我国的农业生产布局优化、种植结构调整提供数据基础。此外,应“加强中长期气候变化对农业影响研究”。完善农业防灾减灾预警体系建设。从农业、粮食、气象、应急管理等多部门挑选优秀人员组建专家队伍,为农业防灾减灾预警建设提供智力支撑。同时要发挥气象部门的服务保障作用,及时发布相关预警信息。必要之时,因地制宜及时实施人工降雨,改变作物生长的小气候。

在极端天气日益频繁的情况下,农业从业者面临的自然风险、市场风险等越来越大,为此,可以从如下几个方面着手,以帮助农业从业者提升应对天气变化的能力,更好地保护其产业发展的积极性。从基础设施着手,提升农业应对极端天气的能力。特别是灌溉设施、排涝设施应系统配套,电力、机械能够提供保障;从农业技术着手,提升农业应对极端天气的能力。各级农业技术部门,特别是县级农业技术部门,应深入田间地头调查研究,因地制宜提供精准的技术服务;从保障措施着手,提升农业应对极端天气的能力。气象部门应及时提供精准的预测服务,为农业生产保驾护航。

房世波:对于灾害,通常分灾前、灾中和灾后来制定防灾减灾措施。灾前通常监测和预测灾害可能在未来什么时候发生,从而发布灾害提前预警,灾害的预测和早期预警是筑起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的关键所在。灾中主要是灾害监测和及时救灾,以干旱为例,就是监测干旱发生发展情况过程并及时采取灌溉等抗旱措施。在灾后主要是农业受灾以后,通过农业保险等一系列措施去减少因受灾导致的农业经济损失。

吴超:首先农业产业主体应当加强天气风险管理意识,积极做好应对气候变化风险管理措施。分区域、分灾种完善灾害的应对预警措施和预案,做好农业生产的灾前预警和灾后保障管理;其次要积极调整农业品种的产业结构,鼓励支持推动适应未来气候趋势的农业品种,同时引进更加科学的农业生产技术,如培育更加耐旱耐高温的新品种;第三,推进保险产品创新,增强风险保障能力,满足不同层次的保险保障需求。

3

对于个体农户来说,应对气象灾害对农业造成的影响实际上是非常难的,未来农场化和规模化农业可以实现更多规模化的设备或设施投入到防灾减灾中去

01

Q

主持人:不只是生产环节,气候变化影响着农业全产业链的各方面多环节,也在倒逼产业转型。结合未来气候变化趋势,农业产业链还应从哪些方面提质升级?

于法稳:受全球气候变化影响,未来极端高温等天气将出现得更频繁、更强烈,对农业生产造成显著负面影响是一个不可回避的问题。在此背景之下,农业产业链还需从如下两个方面提质升级。在生产环节的前端,推进抗旱种子的研发。正如前面所讲的,积极开展适应极端气象条件,如耐高温、耐涝渍、耐低温等种质资源的保护与利用。在生产环节的后端,保持粮食市场的稳定。全球气候变化之下,极端高温天气增加了国内外粮食市场的不确定性。

吴超:气候变化不仅对农业生产环节造成影响,对下游的收购加工、仓储物流、贸易等产业链会造成更大的影响,最终会传递到消费市场,甚至会影响到产业链的各个融资环节。

例如山东省荣成市是我国海带之乡,海带产量和产值占全国四成以上,2020年1月受海洋灾害影响导致全市海带减产60%以上,损失超百亿元,对全市海带产业链影响巨大。农业产业链相关机构应加强应对气候变化风险意识,通过技术等手段做好灾前和灾后管理,通过政府引导、市场化运作的方式应用保险手段降低经营风险。在大数据应用和转型的大背景下,通过大数据开展智慧化管理,降低系统性风险对相关产业链造成的经济损失。

02

Q

主持人:气候的变化也给农业从业者带来了更多不确定性,今年就有部分从业者因极端天气而遭受损失。未来应怎样帮助农业从业者提升应对天气变化的能力,保护其发展产业的积极性?

房世波:气候变化的确会给农业带来更大的不确定性,由于极端天气气候事件,极端旱涝和极端高低温等会对农作物生产产生威胁,例如今年南方的高温干旱和2008年的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如何应对这种天气变化,对于个体农户来说,应对气象灾害对农业造成的影响实际上是非常难的。而未来农场化和规模化农业可以实现更多规模化的设备或设施例如水利设施投入到防灾减灾中去,规模化的农场在农业保险的可操作性方面更强,未来普及农业保险来保障农业可持续生产能力,是非常重要的措施和方法。

吴超:气候变化导致灾害异常性和不可预见性越来越大,给农业生产带来的挑战也越来越大,传统的农业保险有一定的局限性,难以满足不同层次的保障需求,而且传统农业保险主要是保主粮,对于瓜果蔬菜及一些特种作物的风险保障不足或者缺失。应针对不同地域的气象灾害和种植作物的生长特点创新研发一系列天气保险产品,从而满足不同层次的保障需求。因为这种创新型的保险产品大多是根据当地农业灾害的特点量身定制,更具有风险针对性和个性化,不仅填补了行业保险的空白,而且能够帮助农业减少或者规避因气候变化带来的生产经营风险。例如针对海产养殖过程中的风险,我们开发了台风指数保险、海温指数保险、浪高指数保险等产品,目前已经在全国多个省份得到认可和推广。

03

Q

主持人:极端天气多发频发,给农村供水供电、村民避暑、消防等也带来一些新问题新挑战。针对这些问题,下一步我们在推进乡村建设时如何聚焦公共服务、基础设施等领域精准发力?

房世波:在极端天气条件下,农业农村的供水的确是一个大问题。像我国大型的水利工程,包括南水北调,主要用于城市供水,所以很难满足部分区域农村供水的需要。而现在我们应加强在农村建设小型农业水利工程,类似拦河坝之类的,这对农业农村的供水是非常有意义的,这些分散建设的小型拦河坝或者小水库对缓解极端干旱条件下的农村和农业用水十分重要。

于法稳:极端天气多发背景下,推进乡村建设,可以从如下三个方面精准发力:一是强化基础设施建设,不但包括生产设施,也包括生活设施、生态设施;二是提升公共服务能力,为实现基础设施功能发挥提供保障;三是建立基础设施管护的长效机制,不但使得基础设施能够发挥应有的作用,而且能够保障作用的可持续性。

主持人:气候变化与农业生产、粮食安全关联紧密,对农业发展具有双面影响,一方面气候变化倒逼农业科技、管理水平迅速提升,使农业的热量资源增加。另一方面极端天气威胁农业产业链稳定。面对农业灾害的不确定性,要以科学完备的预案掌握主动权。从育种、田间管理、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等多个方面提升防灾抗灾水平,减轻气象灾害的影响。完善农业防灾减灾预警体系建设,通过政府引导、市场化运作的方式应用保险手段降低农户与企业的经营风险。气候变化引起的极端天气问题也是全球共同的课题,要以“双碳”为目标,从根本上寻找解决方案,发挥农业农村在节能减排中的作用。

来源:农民日报

图片:新华社

发表评论
0评